郭福芝在原配夫人去世后再婚。夫人是一名十分区的军医,也是38年参军的老革命,解放初曾在北京陆军总院(现在的北京军区总医院)任科主任。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不幸去世。又留下四个孩子,大的7岁小的还在保育院。郭福芝在50年---58年先后在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学院、第十三军医学校任教育长和副校长。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和血液病研究所任副所长。曾负责组建实验、放射、仪器、血液病、输血等研究所,并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新的历史时期他又投入到建国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夫人的去世使他无暇照顾幼小的孩子。无奈只好把三个孩子(老五、老七、老八)在天津分别上完小学、幼儿园,先后送回老家由孩子的祖父母帮助抚养,只留下小儿子老六在部队子弟学校天津红光小学寄宿上学,周末和寒暑假时陪在自己身边。
三儿(老五)患有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按现在的医疗技术治疗应没问题,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局限不能手术。 他因病时常有缺氧状态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老奶奶心疼有病的孙子一定要带回老家放在身边照顾。回到老家后老五不甘虚度年华,克服病痛、继承祖业自学中医,边养病边刻苦钻研医术。自学成才在当地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医。可惜苍天不眷顾只活到37岁便离开人世。
四儿(老六)从小在父母身边成长,幼儿园、小学都是在天津。小学毕业被送到部队干部子弟学校太原育英中学上学,只有假期回北京家中。中学毕业后考入卫校学习,毕业分配到龙烟铁矿医院工作。恢复高考后考入医学院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医生。在保定市级医院任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医术精湛。医德医术深受领导和患者们的认可。现已退休返聘继续工作。
三女儿(老七)高中毕业赶上文化大革命,迈上了坎坷的人生路,到内蒙去兵团、到工厂上车间。后来上师范在保定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积劳成疾患了肝病。在与疾病抗争十余年中,始终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于2002年病逝。
四女儿(老八)初中时赶上文革停课闹革命。郭福芝随医科院基础所从北京迁往四川简阳时已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但仍坚持工作。孩子们的继母周妈也卧病在床,家庭生活无人料理十分困难,老八得知后由老家赶往简阳照顾父母。这一去由简阳到北京二十多年无怨无悔、无私无我、尽心尽力照顾二位老人直至老人去世。分担了身在外地哥哥姐姐应尽的义务,是郭家为父母付出精力和辛劳最多的一个孩子。心地善良、性情温顺、宽宏大度、热心助人这些词汇用在她的身上一点都不过分。为了照顾老人她牺牲了去上海医学院学习的机会,在简阳当地上了卫校。她除了学习、上班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精心照料老人,即当保健医又是生活上的保姆。即使自己成家生子后仍然如此。她能在父亲去世后的九年中一如既往的照顾继母,她可以尽自己所能,满足继母生活上的所有要求(包括一些不可理喻的要求)。继母老年也可能是疾病缠身,性情非同常人,用大不敬的话说是一个人中极品。但老八却耐心精心的伴她走到人生的终点,实属不易。老八是家中哥姐们怜爱的小妹,也是郭家下一辈人非常尊敬的八姑、八姨。到北京后先后在医学基础研究所、中日友好医院工作,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