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本帖最後由 雨丝 於 2016-1-10 14:31 編輯

26# 天津人
      您说黄田交通车像个大笼子,是不开始没有蓬啊?72年那会是悶罐车,有点像囚车。记得人们就像肉饼子一样使劲往里塞,外面人怎么着也得上去呀。挤得里面前胸贴后背,瓷实到了快要窒息了!第一天上黄田就是这样,所以我极少下山。去一趟总厂比去趟北京不易。
    可干了食堂会计后,每月开完工资人们集中买饭票,晚上关不了门,清点票款到10点多,几天就几万。矿大楼旁边的银行不让积压现金太多,有时实在挤不上去只好截个拉矿的车下山。啥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哇(也不懂找领导)多年后越想越后怕。一个人提着个旧提包(蓝已潲成蓝灰,皱巴巴脏兮兮的)要顺着散落矿渣的荒寂山道走出一大截呢。司机也是陌生的啊。所幸竟未碰上一个歹人。5~6万在70年代不是个小数,也许就是那个破提包打了马虎眼,不然拼了我的小命也是保护不住国家财产的,打死扔下深山老涧案破了破不了难说···
      

2

評分次數

本帖最後由 老王 於 2016-1-10 13:46 編輯

31#[/url] 雨丝
你还有这段险事,真不容易呀。
26# 天津人
     ( 接上)

      到了银行算交款大户,几个人立马放下手头围过来一块点,那会五元二元一元毛票多用,现在20万百元钞捆结实了也没多大体积。 后来保卫部门发现了问题,可面对蜂拥而挤拼了蛮力的矿工们他也没办法。
    这是交通车故事之一。还有。那些 刻骨铭心的尘封往事从未提起,也不想忆起!
    5·28我们再上黄田,为什么仔细辨别寻觅那条黄田大道呢?(从机关·宿舍到食堂不足百米,宽约4~5米)就是在那露个面,同时也有着难忘的故事。还有在俱乐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不可否认矿领导工会等尽力调剂了职工生活,那会厂矿就是职工的家啊。黄田后来也换了大轿子车。那个时期条件差,初级阶段嘛。
    好在几年前温总理好像是在新年贺辞里吧提到了“要让人们过有尊严的生活”,后来“幸福指数”这个词也常被提起。它唤醒了人们对活着的意义的重新思考,和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意识。现在,“一块砖”也粉了,“螺丝钉”已无用,就看晚景如何啦。  
    历史发生了多大变化啊。
      
      

2

評分次數

33# 雨丝
回忆的很细,接着多回忆一些各样故事吧。
30# 优哈优哈

    你到黄田虽晚些,对黄田矿和黄草梁的文化生活也会有很深的体会。
从海滨之城到红石山之顶
35# 老乐


      乐兄您这次更乐了吧! 雨丝及其他龙烟人给补充的一些细节真棒!您是抛玉引金啊,这个主题帖更完善了!
本帖最後由 老乐 於 2016-1-12 15:37 編輯

33# 雨丝


    你在黄田待过,对黄田好多事还是有印象。好多事情回想起来不堪回首,像那闷罐交通车,说它像囚车我看还不如囚车,一个敞篷车汽车扣个铁壳子,开个小窗户留个口当门,里面有四排像排椅的座,这比敞篷车能遮风挡雨,夏天还不如敞篷车呢。这样的交通车那时还不是天天有,家属在山下的一个星期可回两次家,单身职工星期天休息可下山,年轻人在上面憋了一个星期,想下山去“王府井”转转是可想而知的。星期天一大早人们就等在车场,车一来就蜂拥而上,什么男女老幼挤上去是目的,两排座中间还站着人,个高的都直不起腰,人挨人人挤人,脸对脸面对面,谁挤谁谁挨谁都无话可说,那挤在一起的尴尬和味道是可想而知。坐车的在挤,不坐车的在看红火,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上山不易回来也难,人们转完市场没得干,人们就像一群散落的羊在总长转悠,等下午的车,怎么挤下来的再怎么挤回去,这一个天比上班还累。当年八区到总场、850、六坑都是这样的交通车。说来也怪,这样的车拉这么多人走这样的路,也没出过什么事。
    再说你在伙房当会计,每当开资时人们都去换菜票,忙得关不上门,还得把钱整理好,也是够辛苦的了。下山对账、交款、领票,破提兜里装几万块钱,也去挤交通车,碰什么车坐什么车,坐上拉矿车不到总场下车还得走一段,那时黄田有个生活车,你也不知跟领导说一声派个车,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啊。
    在黄田生活仅管有好多酸甜苦辣,有苦也有乐,那都是过去了,我们也都走过来了,回忆过去过好今天才是正事。等待你更多的黄田故事。
2

評分次數

从海滨之城到红石山之顶
37# 老乐

    黄田的交通车归属大修厂(原工运工区),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矿上给黄田专门配备了一辆生活车,用来给食堂买粮买菜,这就是老黄田人都知道的车牌尾号是896的解放牌汽车,有谁还能记得这辆车的全号是多少吗?记住的我佩服。
从海滨之城到红石山之顶
老乐:解放车自己按的棚子,那种车我坐过,很难受,也很不安全。那时人们没办法,命也不值钱。现在想起来坐那种车,还心有余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