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说赵国秀

    赵国秀,供应科中心站发料工,我们矿文艺宣传队最老的队员,矿山著名的竹笛演奏大师。
    最早认识赵国秀,大概是在1972年前后,矿上成立文艺宣传队,我们机修厂的一帮人和他都参加了。见面之前,我们就已知晓了他的大名,知道他是文革中大联委宣传队的,笛子吹得好。
    这个宣传队以成其谦、酆智为队长,主要编排了矿史剧《铁山烈火》,几年后,宣传队解散,各自回到原单位。粉碎四人帮以后,矿上又成立了以杨焕秋为队长的宣传队,我和赵国秀等一帮老友又聚在一起了。
    这个宣传队的乐队在民乐的基础上,加了几把提琴,还加了电吉他、小号、单簧管、长笛、萨克斯,丰富了音色,增强了表现力。为适应新的要求,老赵开始学习长笛,虽然都是吹的笛子,但西洋系列的长笛和民乐系列的竹笛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那时候,老赵已经是快五十的人了,有高血压。他知道笛子是高音乐器,在乐队中举足轻重,他一方面积极的从头学起,一方面认真的细抠自己的伴奏谱。遇到关键的乐句,他能抱着一句吹上半个小时,他知道自己年岁大了,反应和机敏不如年轻人,要靠勤奋和无数次的反复来完成排练。时间不长,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吹着新学的长笛,巩固着自己乐队砥柱的地位。
    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自己的竹笛独奏--五梆子。五梆子是一首极具张家口地方风味的传统曲目,当地人非常熟悉,吹的人多,听过的人更多。老赵凭借他深厚的功底和对本地音乐的理解,征服了观众,很好的演绎了这首乐曲,使我们又增加了一个保留节目。
    那一年老赵成了张家口音协的会员。
    赵国秀,文革以来,矿上唯一的参加了历届宣传队的队员。当了一辈子工人,吹了一辈子笛子。
    追忆往事,怀念这位忠厚长者。



赵国秀【戴眼镜者】和他的工友



赵国秀和他的忘年交队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3

評分次數

看了刘兄的介绍和老照片,更增加了对赵伯伯的怀念之情。当年赵伯伯优扬的笛声在耳边回荡,慈祥的老人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鞭策着我们。祝赵伯伯在天堂幸福快乐!
1# 老刘


    就“ 当了一辈子工人,吹了一辈子笛子”而言,
   叹其名不副实一辈子,庆其技有所用一辈子。
1

評分次數

1# 老刘


     老刘;你到底是摄影师,这张照片太珍贵了看到照片,使我又想起了这帮好兄弟,好姐们。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就是这帮人,把一台大型相声剧:【您看像谁】搬到了矿山的午台上。还在宣化二炼礼堂演出了10场,到金矿演出了2场。至于在山上和八区演出多少场我就记不清了。现在想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北京曲剧团限制我们去张家口,说不定咱们就演到张家口去了哪!
    太想他们了,他们如果能上论坛那就更好了,咱们努力吧!
1

評分次數

2# 难忘的龙烟

    你是在此前的那个宣传队的,你和“赵伯伯”共过事。
    此刻,你已经到了河南。
3# 光骅

    的确,他“工人”了一辈子,在音乐圈里滚了一辈子。
4# 杨焕秋

    我想起来了,那戏是咱们去北京偷北京曲艺团的,一帮人去北京看戏,一边看,一边记,回来就排。要搁现在多省事儿啊,可以拿摄象机去偷录。
看了总版主的照片,对这个人有印象。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人的名字,不说还真忘记了。
8# 村夫

    他是乐队的,和你接触不多。
    是你让我们 留住了美好的记忆,怀旧也是一种幸福,愿幸福长存
7# 老刘


   第一次去北京是我和蔺新清去的,到了北京后才知到北京曲剧团到石家庄演出去了。我俩晚上坐火车赶到石家庄,再演出现场的台口放了一台砖头录音机。因为演出的效果好,观众反映强烈,至使录音效果不好。我记得平运的史小尊在北京的亲戚认识北京曲剧团的团长于珍。我就和老史二赴北京,终于拿到了剧本。再排练前,我又带上张金梅,鲍亚丽,李宝玺还有一个人我忘了是谁了,第三次进京观摩。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排练任务。
除了总版主还真都很陌生却又都很熟悉,我的相册里有太多类似的人们,类似的形象,类似的服装,类似的笑容的照片,这就是咱庞家堡人,认识是一家,不认识更是一家!
11# 杨焕秋



     北京曲剧团的团长于珍特别嘱咐;千万不要高张家口去演出,也不能去大同,这些地方他们要去巡演。他不知道咱们宣传队的性质才说上述这些话的。
5# 老刘


      我在成其谦大姐宣传队和赵伯伯同台演出过,和赵伯伯女儿‘金莉’是同学,经常去她们家玩。老人家和蔼可亲,74年我回河南在也没有见过面,和她女儿都有联系。
1# 老刘


  敬佩“当了一辈子工人,吹了一辈子笛子。”的赵国秀朋友。一生有笛子相伴,带给自己和朋友们无穷欢乐。这就是莫大的幸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