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我看到的庞家堡商业


    自从来到庞家堡,就接受庞家堡的商业供应,在那计划经济条件下,领会了国家计划的严谨性。受到计划供应的恩泽。
    庞家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有百货公司、蔬菜公司、粮站、饭馆、理发馆、新华书店、供销社、副食部、肉铺、还有专门的回民肉铺。尽管这些单位都是小门脸,有的只有几个人,但都是堂堂正正的国营单位。这都得益于当时有庞家堡区,真所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其中规模较大的当属百货公司,这在当地是庞家堡的王府井,一到周末,东三区的单身职工都下山了,逛百货成了职工难得的休闲项目。熙熙攘攘的市场大街上,平时难得一见的兄弟姐妹聚到了一起,说不完的知心话,有的还就近到饭馆里喝上一大碗啤酒,来一份肉焖饼。
    百货公司是计划性较强的地方之一,当年比较紧俏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有供应,但都定期发票,当然一般老百姓是弄不到票儿的。能弄到票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时矿上流行着: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是说这些人在社会上吃得开,有门路。这话一点不假,当年我们有个同学和一个售货员搞对象,就为我们搞到了好几块上海表。一些在外地紧俏的,本地还不太认头的东西,上级也有调拨。比如八十年代,就有一个矿医院的朋友,他老婆是售货员。问我有一台14 吋的彩电要不要?我说要。就凑了钱到八区仓库里把货提出来了。到了以后,打听到一共进了两台,我又给朋友报信,买上了另一台。在机关里聊天的时候,还听到这样一件事。山上百货进了十台进口的电冰箱,卖不出去,只有矿上的熊经理买了一台。那会儿冰箱在百姓中还不普及,还没有成为家家不可离开的东西。后来有人想买,就买不到了。
    粮站是老百姓一天也离不了的地方,也是唯一的经营方式和大城市分毫不差的地方,买粮的时候,先拿粮本登记、交款,再用粮袋在出粮口那撑好,售货员把粮食倒入铁簸箕里,再流入口袋。整个过程、乃至设施,都和我先前在沈阳时的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个粮站设在山上,它所卖的粮食都是用毛驴驮上去的。
    那会儿,粮站供应的品种除了大米、白面、玉米面,还有山药。山药不仅是这里的特产,而且是主粮,每到秋冬季节,粮站就供应山药,这是有计划的。一斤粗粮可以顶五斤山药,不要也不行,但可以多要。你爱吃山药,拿粗粮指标都买了山药也没人管你。可是你的山药指标,不吃或少吃是不行的。我家打了菜窖,冬天储存山药、大白菜。一吃就是一冬。没菜窖是不行的,供应的山药吃不完。
       我在工会工作的时候,和新华书店打交道比较多,经常去买书。他那里有全国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可以看着目录预定。中小学教材也是他们经营的大项,需要各个学校在开学前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预定下学期的课本。现在书店倒闭了,孩子们预订教材要去宣化了吧?
    庞家堡区撤销以后,庞家堡的形势急转直下,这些单位都下马了,计划经济也不存在了。庞家堡人的吃喝拉撒,流通领域变成了小商小贩的天下。
    我不是商业职工,家里也没亲戚在庞家堡商业,所记述的仅是个人看到的,远谈不到完整,请商业人士、详知内情的人士批评指正。
6

評分次數

1# 老刘


   那时候各单位还没有会议室,需要开会的时候就把职工组织到铁路下的阳坡上开会,会开完了职工们就三三两两去逛“王府井”很多人进了前进饭店去喝酒,那时候的矿山是一派沸腾的景象。
1# 老刘


   如果王明汉在世估计这方面的东西多一些,怀念好友王明汉。
本帖最後由 难忘的龙烟 於 2015-10-30 12:26 編輯

1# 老刘

        看了刘兄的文章勾起很多那个年代的回忆,我们家所有的手表和座钟都是爸爸托人在庞家堡“王府井”购买的。60年代购买的座钟,现在还用着,在妈妈家值班的时候,特别是晚上夜静的时候座钟的“铛、铛”声响彻屋顶。好在孩子们都不在家住,刚刚开始值班还真的不适应哪。现在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还挺怀念那个时期的庞家堡。
1# 老刘
忆厐家堡当时的商业街,确如你所说,真是庞家堡的王府井。我记得当时我们还买过一台松下洗衣机。
那时经常去那里逛商业街,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1# 老刘


    刘兄您这个主帖开的好
    当年的庞家堡/龙烟确实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
       正因为现在那里早已失去当年的繁华,才令我们对其中每件生活小事也很怀念,愿意细细的回味它
      我手头各有一本<张家口市商业志><张家口市粮食志>,其中对庞家堡区当年市场供应、物价及网点、粮站布局等都有记载,等择时抽空我也整理些资料发上来,供大家分享
现在的庞家堡“王府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1# 老刘

  好文章,当年庞家堡的商业你介绍的很详细,叙述很有条理逻辑性。
  应该说在物质严重缺乏时,作为矿山国家给以特殊待遇,那时我们在矿上的人员不缺吃喝穿戴,尤其一些贵重品市面没有的大件也能买到,物质供应好,生活挺有保障的。
  很留恋当年我们龙烟的百货公司,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外地特别是我们沈阳物品奇缺,我家亲人戴的上海手表,都是由百货公司里的朋友帮助弄到的。
  我们龙烟的王府井当年热闹非常,逢周日,分到矿上的学生们都奔到哪里,整个商店人山人海,挤挤擦擦,买东西的,看美女的,闲逛的,遇有矿举办篮球赛,看罢比赛,逛市场人更多。沸腾的矿山,让人难忘的矿山。

1# 老刘
       老刘对庞家堡商业的回忆写的很好!我们对那个年代的一事一物都有深刻的记忆,我们850的单身每月也得去两三次“王府井”,一来购物,二来热闹热闹。虽然离开矿上三十多年了,但是那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1# 老刘
  看了你的“庞家堡商业”,沸腾的群山立刻浮现在眼前,想当年我们龙烟人是庞家堡商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商业的经济支柱。每到周日几乎都要到市场转转,我们黄田的交通车更是挤满了人,常常有挤不上车的,下趟山费老劲了。
见名字就知道俺是红石山人,这里是俺第二故乡。
2# 杨焕秋
    在铁路阳坡上开会,是继承了井下大会议室的传统。我到西坑以后,参加了很多基层会议,发现区长们都很会说,用工人的话说,就是会呼煽。缘由就是他们天天讲,都练出来了。


3# 杨焕秋

    王明汉爱人是商业的,脑子坏了,已不能系统的提供资料。


4# 难忘的龙烟

    老人们留下几件老物件,可以想见。那年头儿矿上职工家里的大件,很多都是在区里的市场街买的。


5# 老王
    买松下洗衣机,那应该是八十年代的事。


6# 龙延组合
    庞家堡的商业能有文字资料留下来,真是功德无量的事。希望尽早看到这些文字。


返回列表